字体
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2/3)页
色。切熟蛋的时候,取快刀在热水里烫一下,再依所需切割熟蛋,无论是切条或切块,熟蛋都不会散碎,并且能保持蛋黄的光滑整齐。

烹制形体较大的整条鱼类时,为了烹制方便,往往切制成两三段,烹制后拼接装盘,宛如一条整鱼。

如果用直刀法切段,加热后鱼体肌肉收缩,装盘对合时,刀口大,不吻合,成菜的形态会失去自然美感。

应用斜刀法将鱼切成坡形段(操作时刀身与原料成倾斜角),烹制成熟后,虽然肌肉萎缩,但较均衡。装盘后,坡面刀易吻合,即使有裂痕,犹如剞刀,但形态自然美观,仍呈整鱼状。

鸡腿和猪肘一般都是整块带皮烹制。动物皮面都含有较多的胶原蛋白质和弹性蛋白质,加热后收缩性较大,而肌肉组织的收缩性则较小。如果皮面与肌肉并齐或是皮面短于肌肉,加热后皮面会收缩变短,致使肌肉裸露而散碎。加工时皮面适当留长一点,加热后皮面收缩,恰好包裹住肌肉,又不至于脱落,菜肴形态会显得整齐美观。

剁虾蓉时,不宜过于细腻。这是因为,鲜虾肌肉组织非常松软,剁得过于细腻,很容易使鲜味物质和水分流失,因而失去鲜嫩爽口的特色。

动物的皮组织,主要由胶原蛋白质和弹性蛋白质组成。胶原蛋白质具有韧性,张力强,而弹性蛋白质的特性是弹性大,易拉长。鱼肉质地细嫩松软,容易破碎,切制时,应将鱼皮朝下,免得刀在韧性较强的鱼皮上用力时把下面的鱼肉挤碎,影响菜形美观。

切制鸡、鸭胸脯肉时,要将皮朝上切。因为鸡、鸭的肌肉纤维长,韧性强,切制时不易碎断,所以要将皮朝上,一刀切到底,这样原料形状整齐美观。

鱿鱼、乌贼等(头、触须、内脏除外)是由外表皮、内表皮和内肉肌组成的。外表皮含有色素,黏液较多,并带有杂质,一般都是将外表皮撕去扔掉的。内表皮组织含较多胶原蛋白质和纤维,内肉肌含胶原蛋白质少于内表皮,纤维含量也少,纤维组织内外都是横纹肌结构,丝纹长,韧性较大。横纹肌纤维结构之间充满着胶原蛋白质和水分,一旦失水就会特别有韧性,口感不好。

那么,我们应该如何切鱿鱼和乌贼呢?刀工处理(花刀)就是切断内肉肌带有韧性的横纹肌,将鱿鱼片(或乌贼片)的内表皮一面贴于砧板上,用斜刀法在内肉肌一面正刀、反刀切至原料厚度的3/4,也就是深至内表皮为止。最后用直刀法改切成长方形块。由于含胶原蛋白质多的和纤维密度高的内表皮遇热后,收缩变形,就会按固有的曲卷方向卷曲。

猪肝是猪体内最大的毒物中转站与解毒器官。猪体内各种有毒代谢产物和混入饲料中的某些有毒物质(如农药等)都会聚集在肝脏中。肝脏将这些物质解毒后,会经过肾脏随尿排出。但有时候肝脏未能将毒性物质排干净,或者肝脏的解毒功能下降,一些有毒物质就会残留在肝脏中。因此,在烹调前,一定要将猪肝在清水中反复浸泡,然后在水龙头

下反复冲洗,以除去存留的有毒物质。

猪肝内寄生有各种寄生虫和某些致病菌,这些虫、菌经长时间加热,都可以被杀死。因此爆炒猪肝时,炒的时间应该稍长些,炒老些。炒得过于鲜嫩的猪肝不宜食用。

鸡、鸭臀尖除了有较多脂肪组织外,还有无数淋巴小结。这些淋巴小结中含有大量的吞噬能力很强的巨噬细胞,这些细胞能吞食进入禽体内的各种致病物质,但不能分解它们,只能贮藏在臀尖部。根据实验分析臂尖中还贮有致癌物质。因此在烹调时应将臀尖部位切除。

鸡、鸭肺中的肺泡细胞具有很明显的吞噬功能,它能够吞噬活鸡、鸭吸入的微小灰尘颗粒和各种致病细菌。虽然有些病菌可能被中性细胞消灭,但肺泡中仍残留少量死亡病菌和部分活病菌。如果烹调前不将肺除去,虽然通过加热可起到一定的灭菌作用,但有些嗜热病菌仍不能全部被杀死,一旦进入人体,就会对健康造成危害。

砷化合物含量过大的海带,用水浸泡24小时后,其含砷量基本上不会超过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的限量。因此在发制海带时,只要用水量多些,勤换水,即可保证食用安全。海带含碘很高,但碘易溶于水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